群众文化活动方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根本目的。国家保障公民平等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并大力倡导人民群众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按照“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的要求,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健全群众文化工作网络,加强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建设,其基本建设布局是:在地级市以上城市建立群众艺术馆,在县级建文化馆,在乡镇建文化站。经过长期努力,形成一个遍及城乡的群众文化工作网络;创造多种形式,活跃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异常活跃。传统的民俗文化和新兴的地区性节庆文化的结合,文化活动和经贸活动的结合,大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热情。城市的假日文化、休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除传统的吹拉弹唱、书画文学之外,歌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艺厅等消费型活动和扭秧歌、跳交谊舞等自娱型活动也吸引了广大群众。由一些文化主管部门组织的有专业文艺团体参加的“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热点;以奔小康为目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与小康经济相适应的小康文化建设,是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文化部要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以小康文化建设总揽农村文化工作,认真制定规划并切实做到组织、任务、资金、政策四落实,积极进行农村文化基本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影放映队伍,扩大农村电影市场。
为了加大群众文化工作力度,文化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协调配合,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文化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基层文化建设。
文化先进县:该计划于1991年提出,旨在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先进县,以点带面,促进以农村为主的地区性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万里边疆文化长廊:该计划于1992年开始实施,旨在加强在中国沿海沿边地区的文化建设,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几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的资金已逾40亿元人民币,建设了大量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文工团排练场、文物点、乡镇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
蒲公英计划:这是一项在全国推广创建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的活动,旨在为广大农村提供示范性的儿童文化园区,丰富和活跃农村儿童文化生活。
文化下乡:这是一项由各级政府通过组织城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下乡为农民服务,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活动。例如,1997年文化部与铁道部联合举办的“京九文化列车”等。
知识工程:这是一项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倡导以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工程。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全国和地区性的读书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文化、道德、法制教育,传播精神文明,引导人们爱书、藏书、读书、用书。
国际艺术年:为了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让国内观众欣赏到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作品,文化部从1996年开始,相继举办了中国国际交响乐年、中国国际歌剧舞剧年、中国国际美术年等活动,并将继续举办中国民族音乐年、中国民族歌舞年等国际艺术年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