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 石漠化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是指逐渐形成石漠景观的过程。发生在风蚀区或表层土壤浅薄、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地高原区。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中国是世界上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八省都有石漠化现象。其中以贵州最为严重。
石漠化 - 简介
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石漠化已经成为岩溶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只见一片白花花的石头,看不见一块土地,有的地方甚至连沙漠都不如——因为至少沙漠里很多地方还能有些耐旱植物生长,石漠化严重地区可以说是寸草不生。中国是世界上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八省都有石漠化现象。[1]
石漠化 - 危害
石漠化地区极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加上地下岩溶发育,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几乎连年旱涝相伴;同时,石漠化山地岩石裸露率高,土壤少,贮水能力低,岩层漏水性强,极易引起缺水干旱,而大雨又会导致严重水土流失。由于水土流失严重,中国西南大部分地区缺土,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工程性缺水现象。
石漠化与水土严重流失已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的山穷、水枯、林衰、土瘦,给当地人们的生存亮起了红灯。石漠化地区日趋恶化的脆弱生态环境制约了西南地区的发展,石漠化地区的人口问题、生存问题、能源问题,成了不容回避的问题。
石漠化 - 分布特征
为查清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为科学防治提供基础数据,2004年~2005年,中国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0个县(市、区),监测区总面积107.14万平方公里,监测区内岩溶面积为45.10万平方公里。
中国石漠化分布特征主要有:
一是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81个县,国土面积仅占监测区的27.1%,而石漠化面积却占石漠化总面积的53.4%。
二是主要发生于坡度较大的坡面上。发生在16度以上坡面上的石漠化面积达1100万公顷,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4.9%。
三是程度以轻度、中度为主。轻度、中度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总面积的73.2%。
四是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状况密切相关。监测区的平均石漠化发生率为28.7%,而县财政收入低于2000万元的18个县,石漠化发生率为40.7%,高出监测区平均值12个百分点;在农民年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5个县,石漠化发生率高达52.8%,比监测区平均值高出24.1%。
石漠化 - 形成因素
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成为了治理石漠化最大的一个难题。统计分析显示,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中,过度樵采形成的占31.4%,不合理耕作形成的占21.2%,开垦形成的占15.1%,乱砍滥伐形成的占13.4%,过度放牧形成的占8.2%。另外,乱开矿和无序工程建设等也加剧了石漠化的扩展,占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面积的10.7%。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因自然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6%。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地区经济贫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4%,
主要表现为:1.过度樵采。岩溶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能源种类少,群众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柴,特别是在一些缺煤少电、能源种类单一的地区,樵采是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据调查,监测区的能源结构中,36%的县薪柴比重大于50%。
2.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岩溶地区山多平地少,农业生产大多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陡坡耕种,广种薄收的方式。由于缺乏必要的水保措施和科学的耕种方式,充沛而集中的降水使得土壤易被冲蚀,导致土地石漠化,据调查,监测区现有耕地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20%。
3.过度开垦。岩溶地区耕地少,为保证足够的耕地,解决温饱问题,当地群众往往通过毁林毁草开垦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这些新开垦地,由于缺乏水保措施,土壤流失严重,最后导致植被消失,土被冲走,石头露出。
4.乱砍滥伐。建国以来,西南岩溶地区先后出现几次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如大炼钢铁时期大规模的砍伐活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的“以粮为纲”的政策等,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地表失去保护,加速了石漠化发展。
5.乱放牧。岩溶地区散养牲畜,不仅毁坏林草植被,且造成土壤易被冲蚀。据测算,一头山羊在一年内可以将10亩3-5年生的石山植被吃光。
石漠化 - 成因机理
1.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据对贵州133个样点分析,贵州灰岩风化剥蚀速率为23.7~11O.7 mm/1000a,若按平均61.68 mm/1000a的剥蚀速率、平均酸不溶物3.9 9/6计算,1000年只有风化残余物2.47mm,换句话说每形成1 cm厚的风化土层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要8500年,较非岩溶区慢1O~80倍,这是西南岩溶山区土层浅薄、易出现石漠化的客观背景条件和基本原因。
2.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不利于水土资源的保存。西南岩溶山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以贵州为例:全省山地面积占87 .丘陵占1O ,而平川坝地仅占3 ;全省地表平均坡度达17.78。,其中>25。的陡坡地占全省总面积的34.5 ,15425。的占34.9 ,两者合计占69.4 。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类活动扰动的激发下,使大片岩溶山地变成石漠化。
3.岩溶山区特殊的土体剖面结构加 剧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岩溶山区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过渡层),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存在着 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一遇降雨激发便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4.降水的影响。西南岩溶山区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 300 mm,暴雨集中在春季(约占4O )和夏季(占55%以上)。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积坡耕地的中耕播种季节,农作物(玉米、油菜、绿肥等)正处于幼苗阶段,疏松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覆盖,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
5.人口增长过快,农业人口多,土地负荷压力大。西南岩溶山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增长快。以贵州为例,人口从1949年的1 403万增加到1998年的3 657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O 以上,自然增长率比全国高5个千分点,人口平均密度已达200人/km。,远远超过当前生产力水平下的合理人口容量约15O人/km的限度,人口超载率在3O 以上。人口增长快、密度大,加上素质低,使西南岩溶山区陷人人口增加一过度开垦一土壤侵蚀性退化一石漠化扩展一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6.对土地掠夺式经营,耕种方式落后。乱砍滥伐、滥垦滥耕、铲草皮、挖树根、烧秸秆等在西南山区经常发生,不少地区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在1990年以前普遍存在着“刀耕火种,烧山种地”的现象,对土地掠夺式经营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此外,耕种方式 水分 环比 泥沙 环比山地石 率环比西南岩溶山区三分之一的旱耕地仍采用落后的顺坡耕种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石漠化 - 地区分布
石漠化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中国是世界上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八省都有石漠化现象。其中以贵州最为严重。西南岩溶山区以贵州为中心,包括贵州大部及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的部分地区,面积达5O多万km。是全球三大岩溶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生态脆弱区。
西南岩溶山区居住着1亿多人口,且以农业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极为严重。部分地区的石漠化面积已接近或超过所在地区总面积的1O%,如贵州六盘水(27.9%)、安顺(24.6%)、黔西南(23.4% )、毕节(16.1 %)、黔南(14.6%)、铜仁(9.4 %)及广西的百色与河池(>12 )、云南滇东、川渝的涪陵(12.77 %)、泸州(9.5%) 、万州(9%)等。
更严重的是西南岩溶山区的石漠化仍在快速发展,如贵州每年新增石漠化面积就达933 kmz。石漠化的快速扩展不仅直接威胁了西南岩溶山区人民的生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因该地区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上游,石漠化的快速发展,不利于两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设,并间接影响两江中下游沿岸地区的生态安全。
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但是贵州当地向来就流传着“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说法,自然条件恶劣反而刺激了当地人对土地的过度开垦,这又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状况。再加上连年干旱,贵州的石漠化扩散速度一天天加大。
石漠化 - 治理措施
国家政策
自20世纪90年代,西南各地区针对石漠化的治理工程从未停止过,国家也通过实施多项工程特别是国家“十五”计划的黔滇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困难。国家发改委在2004年8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五大工程措施,即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岩溶水开发利用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及生态移民工程。
2008年,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确立了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六大任务等未来发展方向,此后三年累计安排了中央预算内投资22亿元,农业、林业、扶贫等相关方面筹措资金166亿元,作为整治的试点资金。贵州、云南和广西共有100个县纳入到第一批试点县中。2008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发布以来,截止2010年,全国451个县总计完成3.03万平方公里的石漠化治理任务,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了3.8个百分点,土壤侵蚀减少近600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与2007年相比年均增长10.1%。
治理原则
治理原则: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
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长江和珠江防护林、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他强调,防治石漠化的对策,首先要立足保护好岩溶地貌地区尚未发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发生石漠化,下大力气预防潜在石漠化的继续恶化演变;对于已发生石漠化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重点应放在轻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
防治石漠化须多管齐下。比如搞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同时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个人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石漠化治理;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
对策和措施
为做好石漠化防治工作,尽快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改善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要将石漠化防治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各级地方政府政务内容。石漠化防治要实行地方政府负总责,建立健全各级行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并作为各级地方行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2.加强法制,严格保护。石漠化的防治要从源头上抓起,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一手抓治理,扩大林草植被;一手抓保护,严格监管,依法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
3.设立专项,综合治理。国家应把石漠化防治纳入国家生态建设总体构架之中,尽快编制石漠化防治工程规划,安排专项资金,启动石漠化防治专项工程。要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采取造林种草、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基本农田和配套小型水利建设、积极发展农村能源、改善农村人畜饮水条件以及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等措施,综合治理,迅速推进石漠化防治工作。
4.强化科技支撑,科学防治。石漠化防治必须依托科技,要结合防治工作需要,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和模式,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应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特别是加强基层科技人员及农民的培训,使广大群众掌握防治石漠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治理者的整体素质。
5.完善监测体系,实施动态监测。以本次监测为基础,加强石漠化监测体系建设,实行5年为一个周期的监测制度,定期监测、掌握石漠化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及时对防治工作进展及其成效作出客观评价,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生态经济治理
1.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解决基本生存问题。
石漠化地区基岩呈裸露半裸露状态,土层瘠薄且大多分布在岩缝中或石旮旯里;降雨量大,但降水极易沿岩溶裂隙、落水洞进入深处的地下水系而难以利用,致使岩溶石漠化地区水土资源俱缺,必须依靠先进技术,高效合理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把生物节水(如培植推广耐旱作物品种等)、农艺节水(如地膜覆盖、聚垄耕作等)、工程节水(修建鱼鳞坑等)和管理节水结合起来,通过实施“沃土工程”、坡改梯等培土培肥工程和间作套种、错季节种植、立体种植等措施来提高基本农田的单产和复种指数,稳步解决石漠化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人畜饮水问题。
2.以生态经济型林(果、药)草为主的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
恢复植被是石漠化治理的关键环节,植被覆盖率的高低直观地反映了石漠化治理的成效。考虑到目前西南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的实际情况,除立地条件极差的个别石漠化地区外,大部分石漠化地区应以人工恢复为主,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药)业:一是可以大幅度提高所在区域的植被覆盖率,防治石漠化扩大,改善、恢复和重建石漠化地区良性生态系统;同时又可增加石漠化地区农民收入,调动农民治理石漠化的积极性;但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岩溶石漠化地区,以植被恢复为主要内容的石漠化治理模式应有所区别:岩溶石山封山育林恢复植被模式;岩溶石山、半石山人工促进封山育林育灌恢复植被模式;岩溶半石山乔灌混交防护林建植模式;岩溶半石山生态经济林治理模式。
3.石漠化地区替代产业的培植及其产业化经营。
石漠化治理区必须在农村就业结构优化、替代产业培植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取得突破。
加强石漠化地区农村小城镇和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以降低石漠化地区人口对土地的直接压力。
绿色产品加工业:一是道地中药材产业化经营,如杜仲、黄柏、石斛、五倍子、金银花、天麻等系列产品种植、加工;二是牛羊肉系列产品开发,如关岭、惠水等地的黄牛,沿河、望谟、威宁等地的黑山羊等具地方特色的畜禽产品的产业化开发;三是某些有资源优势的经果林系列产品开发,如剌梨、猕猴桃、香椿籽等产业化开发。
特色旅游业,石漠化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洞穴、峡谷、石林等自然风景点及少数民族风情,可发展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民风民俗游等。通过挖掘培植适合石漠化地区地域特色的替代产业,实施产业化经营,成为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石漠化 - 危害案例
在广东,全省岩溶区面积15968490亩,其中石漠化区域占了45.6%,分布在乳源、乐昌、阳山、英德、连平、怀集、阳春等县(市)。 在广东,31个县(市、区、场)101个乡镇分布着150多万亩沿海沙化土地;约1080万人遭受石漠化威胁,约占全省人口的1/10。位于广东韶关乐昌市西部的沙坪镇形同一片绿叶,捍卫着南岭山脉的苍翠与宁静。然而,这片所剩无几的绿色,正因为石漠化问题而枯黄褪色。
生活在广东最穷地区之一的沙坪镇,严重的石漠化使村民为改变贫困的努力显得无助。 石漠化导致的严重缺水,使身处南方多雨带的他们只能分到人均少许旱地,年产数百斤的玉米,还不够喂大一头猪。 和沙坪其它地方一样,南洞村村民大量种植黄烟。因为海拔太高、水太少以及土地贫瘠,南洞村黄烟的亩产量明显低于其它地区。很多当地人只能上山在石头缝里寻找野菜:马蹄草、剪刀草、小油菜……
为了改变命运,越来越多的人以不同方式走出大山,外迁谋生已经几乎成为了当地年轻人的首选。据统计,沙坪镇6000多村民外出打工。全镇常住人口数约3000余户,不及1990年代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