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咨询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行业知识>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环境管理业 > 自然保护 > 低碳全球化

低碳全球化

  低碳全球化 - 概念

  低碳全球化(Low-carbon global):是指以低碳经济革命为核心的世界低碳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低碳经济整体。低碳全球化是未来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低碳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低碳转型的重要标志和最终表现形式。

  低碳全球化 - 提出

  1, 08年以来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实现经济转型成为全球共识:

  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9月9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这次经济危机对国际金融格局以及国际经融体系产生深刻影响,将削弱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同时也加剧了全球青年失业人口的增加。实现经济转型,成为世界不可回避的选择。

  2,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时代来到: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本次大会对世界未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各国开始应对低碳经济革命时代带来的影响和巨大变革。

  随着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低碳技术等低碳概念的兴起,低碳全球化概念也便应运而生。

  低碳全球化 - 特征

  低碳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低碳化的重要标志和最终表现形式,因此也具有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1,低碳贸易自由化

  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经济全球化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基于全球低碳交易平台的低碳贸易也将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取得发展,并且呈现低碳贸易自由化的特征。

  2,低碳生产国际化

  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低碳产业的发展都将极大促进生产力的革命与跨越式发展。低碳生产国际化成为必然。

  3,低碳金融全球化

  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基于碳汇,碳金融和碳金融秩序的低碳金融网络将迅速得以建立。

  4,低碳科技全球化

  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 经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载体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或者说跨国公司就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担当者。低碳科技的繁荣,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未来将形成美日,欧盟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三个低碳科技中心和发展区域。低碳科技竞争激烈化,白热化,成为这一趋势的重要动力。

  低碳全球化 - 影响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

  由于世界各国在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低碳全球化对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将谋求低碳全球化的主导,以继续确保在低碳世界的霸权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第一,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高新科学技术,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发达国家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赖以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世界研究与开发的投资、科技力量和科技成果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正是利用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集中精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信息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节能,新能源等低碳产业,而将传统工业和一般技术成熟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第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低碳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器,是实现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载体。目前,主宰全球经济局面的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只有5家。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全球性的联合、兼并和扩张,进一步发展其高度发达和高度集约型的经济,使其低碳产品竞争力始终高居世界领先地位。

  2,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低碳全球化作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浪潮。

  低碳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据统计,流人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之初(1979—1982年)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人20世纪 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底,累计达到4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相关图书额自1993年以来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在过去 20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由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中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事实上,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经给了人们很多启迪和借鉴。中国儒家思想在管理实践中的流行为世界提供新的经验。

  第二,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低碳全球化使中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强化经济竞争力。随着中国实施积极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战略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将为中国在低碳经济时代崛起提供保障。

  第三,有利于深入地参与低碳领域的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低碳全球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可以抓住低碳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低碳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积极参与,就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外的技术或在外国产品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低碳全球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也是多样化的。作为处于经济振兴和战略发展期的广大新兴经济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第一,新兴经济体在技术,资源方面的先天不足,对于发展低碳产业会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新兴经济体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发展适合本国的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从而改变低碳经济格局的不利局面。

  第三,新兴经济体在第三产业的巨大潜力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比拟的。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是实现低碳振兴的重要出路。

  4,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贫困地区的影响

  低碳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太平洋岛国的不利影响依然存在,但是某种程度上避免了若干国家的消失以及加速贫困化。

  低碳全球化还将对未来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产生重要而深刻影响,促进世界新的经济政治秩序的建立以及低碳一体化的形成。

  低碳全球化是人类由高碳文明走向低碳文明的必然趋势!

  低碳全球化是低碳文明的全球化!


相关文章链接:
 ·PM2.5 [12-7]
 ·香味污染 [10-10]
 ·核废物 [10-10]
 ·煤炭污染 [10-10]
 ·中国水污染地图 [10-10]
 ·工业废物 [10-10]
 ·碳交易 [9-29]
 ·石漠化 [9-22]
 ·工业废水 [9-22]
 ·垃圾分类 [9-22]
 ·污水处理 [9-22]
 ·绿色文化 [9-22]
 ·微排地球 [9-21]
 ·低碳全球化 [9-21]
 ·绿色出行 [9-21]
相关研究报告:
 ·2011-2015年中国低碳经济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水务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Copyright © 2002-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