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咨询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行业知识> 金属及非金属制品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常用有色金属冶炼 > 有色金属的定义种类和用途

有色金属的定义种类和用途

定义:狭义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

 

广义的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有色合金是以一种有色金属为基体(通常大于50%),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而构成的合金。

 

种类特性:

 

有色金属是指铁、铬、锰三种金属以外所有的金属。中国在1958年,将铁、铬、锰列入黑色金属;并将铁、铬、锰以外的64种金属列入有色金属。这64种有色金属包括:铝、镁、钾、钠、钙、锶、钡、铜、铅、锌、锡、钴、镍、锑、汞、镉、铋、金、银、铂、钌、铑、钯、锇、铱、铍、锂、铷、铯、钛、锆、铪、钒、铌、钽、钨、钼、镓、铟、铊、锗、铼、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硅、硼、硒、碲、砷、钍。

 

在历史上,生产工具所用的材料不断改进,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历史学家曾用器物的材质来标志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到17世纪末被人类明确认识和应用的有色金属共8种。中华民族在这些有色金属的发现和生产方面有过重大的贡献(见冶金史)。进入18世纪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许多新的有色金属元素的发现。上述的64种有色金属除在17世纪前已被认识应用的8种外,在18世纪共发现13种。19世纪发现39,进入20世纪,又发现4种。

 

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电阻比纯金属大、电阻温度系数小,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常用的有色合金有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镍合金、锡合金、钽合金、钛合金、锌合金、钼合金、锆合金等。

 

种类面积:

 

有色金属表面积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表面积测试有专用的比表面积测试仪,国外采用的一般是静态氮吸附法,国内比较成熟的动态氮吸附法,而现有国产仪器中大多数还只能进行直接对比法的,北京汇海宏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3H-2000型比表面积测试仪是真正能够实现BET法检测功能的仪器(兼备直接对比法),更重要的北京汇海宏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3H-2000型表面积测试仪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完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比表面积检测设备,其测试结果与国际一致性很高,稳定性也很好,同时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测试结果精确性。

 

用途:

 

A:有色金属中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之一。现代,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已成为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电子工业、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等领域不可缺少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B: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有色金属分为5类:

 

1、轻金属。密度小于4500千克/立方米,如铝、镁、钾、钠、钙、锶、钡等。

 

2、重金属。密度大于4500千克/3,如铜、镍、钴、铅、锌、锡、锑、铋、镉、汞等。

 

3、贵金属。价格比一般常用金属昂贵,地壳丰度低,提纯困难,如金、银及铂族金属。

 

4、半金属。性质价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如硅、硒、碲、砷、硼等。

 

5、稀有金属。包括稀有轻金属,如锂、铷、铯等;

稀有难熔金属,如钛、锆、钼、钨等;

稀有分散金属,如镓、铟、锗、铊等;

稀土金属,如钪、钇、镧系金属;

放射性金属,如镭、钫、钋及阿系元素中的铀、钍等。

 


相关文章链接:
 ·金牌 [8-6]
 ·电镀锌 [9-2]
 ·铂金 [8-15]
 ·白金和铂金的区别 [8-15]
 ·铝合金简介 [7-22]
 ·有色金属合金的类别和应用 [7-17]
 ·稀有金属冶炼工艺技术 [7-17]
 ·贵金属的种类及其含量要求 [7-17]
 ·有色金属的定义种类和用途 [7-17]
 ·中国稀土分布概况 [7-1]
相关研究报告:
 ·2011-2015年中国锡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新疆有色金属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0-2015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铅锌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2011-2015年中国铝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2011-2015年中国铜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2011-2015年中国粉末冶金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铅锌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铜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镍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镁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特钢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冶金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Copyright © 2002-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