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咨询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行业知识> 机械设备制造业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电池制造 > 锂电池

锂电池

锂电池的特点

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

 

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

 

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

 

4、无记忆效应。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

 

5、寿命长。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

 

6、可以快速充电。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

 

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

 

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

 

9、成本高。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锂电池的结构

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另外还装有安全阀和PTC元件,以便电池在不正常状态及输出短路时保护电池不受损坏。

 

单节锂电池的电压为3.6V,容量也不可能无限大,因此,常常将单节锂电池进行串、并联处理,以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

锂电池的应用

随着二十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

 

最早得以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中。由于锂电池的自放电率极低,放电电压平缓。使得起搏器植入人体长期使用成为可能。

 

锂电池一般有高于3.0伏的标称电压,更适合作集成电路电源。二氧化锰电池,就广泛用于计算机,计算器,照相机、手表中。

锂电池使用注意事项

1、如何为新电池充电

 

在使用锂电池中应注意的是,电池放置一段时间后则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容量低于正常值,使用时间亦随之缩短。但锂电池很容易激活,只要经过3-5次正常的充放电循环就可激活电池,恢复正常容量。由于锂电池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记忆效应。因此用户新锂电池在激活过程中,是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和设备的。不仅理论上是如此,从我自己的实践来看,从一开始就采用标准方法充电这种“自然激活”方式是最好的。

 

对于锂电池的“激活”问题,众多的说法是: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以便激活电池。这种“前三次充电要充12小时以上”的说法,明显是从镍电池(如镍镉和镍氢)延续下来的说法。所以这种说法,可以说一开始就是误传。锂电池和镍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我所查阅过的所有严肃的正式技术资料都强调过充和过放电会对锂电池、特别是液体锂离子电池造成巨大的伤害。因而充电最好按照标准时间和标准方法充电,特别是不要进行超过12个小时的超长充电。

 

此外,锂电池或充电器在电池充满后都会自动停充,并不存在镍电充电器所谓的持续10几小时的“涓流”充电。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锂电池在充满后,放在充电器上也是白充。而我们谁都无法保证电池的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特性永不变化和质量的万无一失,所以你的电池将长期处在危险的边缘徘徊。这也是我们反对长充电的另一个理由。

 

 

此外在对某些机器上,充电超过一定的时间后,如果不去取下充电器,这时系统不仅不停止充电,还将开始放电-充电循环。也许这种做法的厂商自有其目的,但显然对电池的寿命而言是不利的。同时,长充电需要很长的时间,往往需要在夜间进行,而以我国电网的情况看,许多地方夜间的电压都比较高,而且波动较大。前面已经说过,锂电池是很娇贵的,它比镍电在充放电方面耐波动的能力差得多,于是这又带来附加的危险。

 

此外,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锂电池同样也不适合过放电,过放电对锂电池同样也很不利。这就引出下面的问题。

 

2、对锂电池的正确做法

 

归结起来,对锂电池在使用中的充放电问题最重要的提示是:

 

1)按照标准的时间和程序充电,即使是前三次也要如此进行;

 

2)当出现机器电量过低提示时,应该尽量及时开始充电;

 

3)锂电池的激活并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在机器正常使用中锂电池会自然激活。如果你执意要用流传的“前三次12小时长充电激活”方法,实际上也不会有效果。

 

因此,所有追求12小时超长充电和把锂电池用到自动关机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果你以前是按照错误的说法做的,请你及时改正,也许为时还不晚。

锂电池保养的注意事项

1、注意保存温度

 

如果在高于规定的操作温度,即35°C以上的环境中使用锂电池,电池的电量将会不断的减少,即电池的供电时间不会像往常那样长。如果在这样的温度下,还要为设备充电,那对电池的损伤将更大。即使是在较热的环境中存放电池,也会不可避免的对电池的质量造成相应的损坏。所以,尽量保持在适益的操作温度是延长锂电寿命的好方法。

 

但是如果在低温环境,即4°C以下中使用锂电池,同样也会发现电池的使用时间减少了,有些手机的原装锂电在低温环境中甚至充不上电。但不必太担心,这只是暂时状况,不同于高温环境下的使用,一旦温度升起来,电池中的分子受热,就马上恢复到以前的电量。

 

2、经常使用,流水不腐

 

要想发挥锂离子电池的最大效能,最好经常使用,让锂电内的电子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如果不经常使用锂电,请一定记得每月给锂电完成一个充电周期,做一次电量校准,即深放深充一次。

锂离子电池

1、锂离子电池的作用

 

锂离子电池目前由液态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LB)两类。其中,液态锂离子电池是指Li+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CoO2LiMn2O4,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锂离子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是21世纪发展的理想能源。

 

1992Sony成功开发锂离子电池。它的实用化,使人们的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重量和体积大大减小。使用时间大大延长。由于锂离子电池中不含有重金属铬,与镍铬电池相比,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锂离子电池发展史

 

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这种电池的负极是金属锂,正极用MnO2SOCL2,(CFxn等。70年代进入实用化。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小型电器中,如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部分代替了传统电池。

 

3、锂离子电池发展前景

 

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

 

4、锂离子电池的特征

 

A、高能量密度

 

锂离子电池的重量是相同容量的镍镉或镍氢电池的一半,体积是镍镉的40-50%,镍氢的20-30%

 

B、高电压

 

一个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工作电压为3.7V(平均值),相当于三个串联的镍镉或镍氢电池。

 

C、无污染

 

锂离子电池不含有诸如镉、铅、汞之类的有害金属物质。

 

D、不含金属锂

 

锂离子电池不含金属锂,因而不受飞机运输关于禁止在客机携带锂电池等规定的限制。

 

E、循环寿命高

 

在正常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周期可超过500次。

 

F、无记忆效应

 

记忆效应是指镍镉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池的容量减少的现象。锂离子电池不存在这种效应。

 

G、快速充电

 

使用额定电压为4.2V的恒流恒压充电器可以使锂离子电池在一至两个小时内得到满充。

手机锂电池

手机锂电池主要由塑胶壳上下盖、锂电芯、保护线路板(PCB)和可恢复保险丝组成。有的厂家还配置了NTC、识别电阻、震动马达或充电电路等元件。

各部分功能如下:

 

1)锂电芯:提供可充放电源。

 

2)保护线路板(PCB):防止电池过充过放短路。

 

3)可恢复保险丝(PTC):正热敏电阻起到高温保护作用同时又是保护线路板失效后的二重保护。

 

4)可恢复保险丝(NTC):负热敏电阻,感应电池内部温度起到低温保护作用。

 

5)识别电阻:识别原装电池非原装电池不能使用。


相关文章链接:
 ·发电机 [11-14]
 ·镉镍电池 [9-16]
 ·氢燃料电池 [9-16]
 ·纸电池 [9-16]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9-16]
 ·锂离子交换电池 [9-16]
 ·锂离子动力电池 [9-16]
 ·镍氢电池 [9-15]
 ·智能制造装备 [8-10]
 ·电暖器 [12-7]
 ·智能电网 [4-14]
 ·吸顶灯 [3-12]
 ·无极灯 [3-11]
 ·家电下乡 [8-25]
 ·热泵热水器 [8-6]
相关研究报告:
 ·中国钒电池市场调研报告2011
 ·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市场调研报告2011
 ·2011-2015年中国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镍氢电池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锂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电池行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建议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手机电池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蓄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新型电池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Copyright © 2002-2012 版权所有